最近,市场的快速上涨和成交量的激增,是前所未有的。周五,已经把3000点踩在脚下,那么,站在当下,如何定义它的高度和幅度呢?
从总量来看,3000点附近并不是历史上的低位,但这是由于国家队今年以来的持续护盘。我们早就说过,指数点位已经没有参考价值,全A平均股价这个指标更准确。
考虑到已有的涨幅,现在的位置距离2015年的高点还有很长的距离。从微观角度来看,大众最熟悉的行业,如白酒、地产、券商、新能源,都是过去跌幅最大的板块。
而场外资金最熟悉的公司,如茅台、东方财富、宁德时代,现在的位置是:我们可能一直在市场中,这几年经历了太多磨难,最近的涨幅让我们一时难以适应,但换位思考一下,对于场外的人来说,现在仍然是一个舒适的区域,市场仍有上升空间。
而且,这些股票已经是过去几年表现强劲的股票,更多的股票还在底部。比如之前被忽视的港股,现在的情况是:我就不拿腾讯举例了,生活中最常见的公司,如阿里巴巴、美团,今年的涨幅已经超过了美股科技巨头,但如果我们放眼长远,它们仍然处于低位。
我相信,看到这里,大家应该已经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对于真正的场外资金来说,即使考虑到最近的涨幅,市场仍然处于低位。相对来说,最近涨幅较大的港股,估值仍然更便宜。

最近常说港股是这轮行情的先锋,如果真的到了做多的时候,港股是不可忽视的。恒生指数如果停止上涨,那么大A股可能会更加困难。如何定义牛市?
在早期阶段,每个人都在赚钱,到处都是股神,不炒股的人会感到焦虑;所有股票最终都会有5-10倍的涨幅;在最后阶段,市场开始炒作垃圾股和低价股,给你推荐股票的人越来越多。
现在我们处于什么阶段?我认为我们甚至还没有达到早期阶段,国庆假期期间,大众才刚刚开始关注这个曾经被称为诈骗市场的A股。
所以,我们不必担心高度。目前最复杂的问题还是广度。股价无非是由盈利(EPS)和估值(PE)构成,所有股票的总和就是整个市场。
再把这两个因素放大到宏观层面,要么是经济特别繁荣,盈利驱动(2007年),要么是叙事足够宏大,流动性足够宽松,水牛(2015年)。
就目前而言,我更倾向于后者,因为宏观数据还没有变化,但流动性已经爆发。在这种情况下,最忌讳的就是过分关注基本面。
在这个阶段,我们只需要保持简单,要么选择最强的主线,要么耐心等待尚未上涨的股票,不要左右追涨。俗话说,熊市里赚的钱在牛市里会亏掉,就是这个道理。
实际上,高层对经济转型的决心并没有改变,成长股的故事自然更具吸引力。现在最大的叙事是态度的转变,等金融地产这波主线炒完之后,后面必然会出现一个类似2021年新能源或去年AI那样的产业方向。在牛市初期,机会无处不在,这周错过的朋友完全不用担心。
接下来的A股会比过去几年更容易操作,站在全国人民的角度来看,周五的这点小事很快就会过去,我们不怕这些小插曲,只怕大家不讨论股票。
牛市最好的扩散方式配资炒股app,就是让大家看到身边的人都在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