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配资炒股平台_股票配资论坛_炒股配资APP下载
配资炒股平台
股票配资论坛
炒股配资APP下载
股票配资正规网站 中轴线申遗的民间声音
发布日期:2024-09-25 14:10    点击次数:229

  中轴线申遗成功,是北京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对世界文化遗产事业做出的又一个重大贡献。申遗成功后,游客来北京旅行,又多了一个目的。

  中轴线申遗成功,主要是官方机构的功劳,但在申遗过程中,民间的力量不容小觑。去年,李林栋老先生发起、东城图书馆主办的面向海内外征集“最美中轴线”征文活动,得到了海内外作家的积极响应,经过挑选、整理、评比,最美中轴线征文结集成册,正式出版发行。这本书的序言是著名作家任启亮先生所作,仅题目就非常有气势《中轴线申遗的民间读本》。拙作《心绘中轴线》名列其中。

  中轴线从永定门城楼开始,经天坛、前门、故宫,过景山、北海,到钟鼓楼,全长7.8公里,我走过很多次。去年的7月1日,我以“行走中轴线”为题,参加了“中国一日·中国作家在行动”活动,经过中国作协平台,为宣传中轴线再次发出民间的声音。

  在之前,我义务组织过小团队行走中轴线。对这条路线越走感情越深,以至于在我的心里,它不再是一条路,而是一条可以自由行走的时空长廊,在这里可以感知到数百年的历史风云。

  站在钟鼓楼上,你可聆听到响彻大地的暮鼓晨钟,那已经不再是乐器或礼器发出的声音,而是前人向我们后人发出的邀请,它穿越时空而来,将带着我们的信息而去,它继续穿过时间,将古往今来完美地串在一起。钟鼓楼不仅属于时间,还属于地理、科学、文化和军事。北京城的历史和现实在钟鼓楼形成回响,将永远响彻云霄。

  行走在万宁桥上,可以追忆忽必烈当年策马扬鞭的雄姿,可以感知桥下千帆竞渡的热闹,甚至可以远望贵族们在西海子边时的嬉戏场面。西边的那片水域周围,有十座不同时期的寺庙,人们便称呼那片海子为“什刹海”。重要的日子,梵音嘹亮,香气蒸腾。那里行走的大多是达官显贵,一条烟袋斜街,不仅形似,而且神似这里当年的繁华景象。

  地安门城楼虽然拆除了,但是,那地方一直承接着昔日的繁华。地安门商场曾是北京比较著名的商业中心。即便拆迁得早已面目全非,可地安门有一家糖炒栗子店,一直盘桓在地安门十字路口周围,只要见到店门前排着长长的队,那就知道是他们家了。糖炒栗子能好到哪儿去呢?可北京人就是认老东西,这也证明北京人怀旧、念旧。

  地安门大街往南,就进入到皇家宫苑的核心区了。资料说,北京城有五方镇物,景山就是中间的镇物,也是皇城的“靠山”,从地理角度看,这个解释有合理性成分。北京多刮北风,紫禁城后面有这么一座山挡着,住在皇城里明显感觉踏实多了。

  到北京旅游,景山是一定要爬的。我写过《景山远眺》一文,以此告诉读者,假如北京只给你20分钟的游览时间,你首选的景点必须是景山,站在山巅,你可以饱览皇城的壮美及北京城的概貌。景山北面的寿皇殿,在那里,游客不仅能欣赏到与紫禁城里相似的建筑,更为重要的是,能感受到皇家的祭祀礼仪。

  从景山下来,就到达具有六百年历史的紫禁城,这应该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建筑群,那里不仅保存有中国最高贵的建筑、最大数量的宝藏,还沉积了厚重的历史、政治、宗教、风俗、礼仪等方方面面的文化。漫步紫禁城,那是实实在在的穿越,你不是走过历史,而是走进历史,你走过的路,朱棣走过、崇祯走过、康熙走过、溥仪走过,还有很多你知道的不知道的人走过,跟他们漫步在同一块地砖上,那不叫怀念,那是穿越历史,真切地共享和交流。

  走出紫禁城,穿过天安门广场,那就是走出了朱棣营建的皇城。朱棣的后人朱厚熜(嘉靖皇帝)在南边还建了一座外城,是为了方便自己去天坛和先农坛祭祀的时候,不用出城。天坛在中轴线的南边靠东的位置,那是阳气最盛的地方,先农坛是祭祀山川河流土地之神的,它设在西边,以显示天地的尊卑。

  嘉靖皇帝对北京城比他的祖先更有想法,他把先农坛一分为四,在紫禁城的东边建了日坛,西边建了月坛,在北边建了地坛,由此,北京城就成了仰望苍天、背靠大地、左手按着日头、右手把持月亮的布局,大明江山就牢牢把握在朱氏子孙的手中,这是多么有格局的一个设计呢!可惜到嘉靖皇帝时,因抗击东南沿海倭寇,国家财政压力巨大,要不然,内城四周都建起四方形外城,北京城得有多么壮观,我们后人只能凭空想象。

  中轴线最南端叫永定门,从名字就可以理解这座城门的意义。朱棣当年迁都北京,主要担心北边的外来势力,自从把蒙古人赶到大漠之后,国家的主要破坏力可能来自南边,很多人也许没注意到,永定门外大约一公里处有一个燕墩,那是北京城南边的镇物,放在那里,用意也是非常明显,防止那边发生兵燹灾祸。只要南边永定,大明就是万世基业。事实也是这样,李闯王进京就是从北边绕道进北京城的。

  紫禁城中和殿有块匾额,叫“允执阙中”,这句话来自《尚书·大禹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意思是说,为人处世和言行不偏不倚,符合中正之道。中轴线思维是中国古建筑设计的核心理念,中轴线代表着方向、代表着位置、代表着权势,还代表着哲学。

  行走中轴线,在历史长河中徜徉,不仅是穿越,更是对浸润在历史中的文化和文明的回应,让历史照亮现实,让现实呼应未来。

  (作者为中作协会员、金融作协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股票配资正规网站



Powered by 配资炒股平台_股票配资论坛_炒股配资APP下载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